百年黔庄,做好人,酿好酒
中国有四大“酒都”,其中一个地处于中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水远,在外人看来,黔地闭塞不通,交通不发达。有句老话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就是黔地。又有老话说,“黔地无闲草,俯首皆灵药。”这也是黔地。
除了山好水好天气好外,这里也出了一瓶酒——酱香白酒。在黔地的西北有一个小镇叫茅台镇,镇子中间流淌着一条河叫赤水河,每逢雨季,河水带着紫色的泥土奔腾,赤黄色的巨蛇蜿蜒而去。赤水河源自云南镇雄,向东流淌200多公里,再转向北方200多公里汇入长江。一大半的河水流淌在云贵川深山中,未受到污染的河水清澈、甘甜,水质优良,为沿河两岸酿造白酒提供了最优质的水。
水源
赤水河,每逢端午节至重阳节,雨季来临,大量紫红色土壤被冲刷入水,河水呈赤红色;而重阳节至翌年端午节之间,雨量骤减,河水又恢复清澈透明。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水电站的支流,也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物种。
赤水河河水自然变化规律为酱酒的酿造提供了时间表。酱酒酿造的传统技艺是12987,端午开始制曲,到重阳下沙,然后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端午前,一年一个周期。酱酒原料主要是高粱,真正用到水的是重阳下沙,先要用水将高粱清洗并浸润,然后开始蒸煮。赤水河谷的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这条河流的神奇之处。在茅台镇,重阳祭水的习俗流传千年、至今犹在,已经成为茅台镇酒文化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工艺
酱香型白酒遵循“12987”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五年窖藏等酿造工艺。另外还有“三高”工艺,就是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三长”工艺是指制曲时间长、馏酒时间长、储存时间长。一瓶酱香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至少需要经过五年时间。
浓厚的味道
酱香型白酒特点最主要在于味道浓厚,而且对于不太会懂酒的人来说,是带有酱油、塑料、油漆味的,而酱香的取名也是因为带有酱油味,特别是空杯留香剩下的酸馊味,很多人都受不了,也因此喝惯了重口味的酱香型白酒后,会觉得清香型白酒寡味。
浓度稳定牢固
酱香型白酒酒精浓度稳定。酱香型白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大多数酱香酒的酒精浓度一般在53%(V/V)左右,浓度53度左右是酒精和水缔合最牢固的浓度,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
加之酱香型酒的贮存期较长,游离的酒分子少。酱香型白酒浓度稳定,这在所有国内外蒸馏酒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些低度酱香型酒存放若干年后,酱香依然浓郁,也是酒精浓度稳定的缘故。
酱香型白酒越陈越香
酱香型白酒特殊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它能够充分利用微生物群并发挥它们自身的效应,使其达到“越陈越香”的境界。首先,大多数酱香型白酒是纯粮酿造自然发酵的纯天然产品,它不添加任何香味成分(包括色素、甜味剂、香精等),这在国内外所有白酒中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