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

来源:黔庄龙酒日期:2022-12-01 浏览:
 

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百年黔庄,做好人,酿好酒

在中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越来越重视健康,不少人都喜欢上了酱香酒,酱香型白酒以其香味细腻、入口醇厚、回味悠长而备受欢迎。酱香型白酒经过千锤百炼,复杂的工艺流程,精心储存,精心勾兑,才终成佳酿。秉承三高三长工艺,经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粒粒高粱经历了千锤百炼,才变成了一杯杯琼浆玉液。成酒以后需陈贮三年以上,勾调之后再贮存一年,可以说每一杯酱香酒倾注的不只是高粱,还有白酒勾兑师的心血。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酱香酒为何要七次取酒?哪个轮次的酒最好喝?

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

原因在于七次取酒是酿造酱香型白酒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个工艺可以让发酵的粮食中香味物质不断累积,逐渐形成复合香,这种复合香带有舒服的酱味。而且酱香型白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采用茅台镇本地产的红缨子糯高粱,其生长于海拔800-1000米的黔高原半坡地带,糯性好、颗粒小、皮厚、扁圆、结实、干燥,经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第七次取酒。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不仅可以洗去渣滓,还可以让高粱吸水。

 

然后把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散在地上“摊凉”,用铲子不停地翻开,当温度降至35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左右。

一轮次:一轮次的酒是先出来的酒,从重阳下沙开始,在发酵大约四个月之后,在次年的二月份取酒,这是属于发酵的开始,所以一轮次的酒,酸味是比较明显的,并且还带有一些生的粮食的味道。(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尾微苦;酒精度数:≥57%)

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

二轮次:二轮次的酒的时间在次年的三月份,这时候酒的口感从一轮次的酸味转化成涩味,这是因为酒中的支链淀粉正在进行糊化。(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尾干净,略有酸涩味;酒精度数:≥54.5%)

三轮次、四轮次:为什么要将这两个轮次合在一起?因为在七轮次取酒中再好的两个轮次,这两个轮次的酒是非常接近成品酱酒的,此时的酒已经拥有突出的酱香味以及醇和的口感,并且回味也较为干净、悠长。(第三轮次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酒精度数:≥53.5%;第四轮次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酒精度数:≥52.5%)

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

五轮次:第五轮次的酒已经到了端午节,第五轮次取酒完成之后,会感受到很足的酱香味,在酱香味中还带有一丝焦香味。(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酒精度数:≥52.5%)

六轮次:当取酒到达六轮次的时候,取酒已经接近尾声,这时候酒的酱香味更加浓郁,另外,因为粮食的反复蒸煮,也会带有一点粮食的焦糊味。(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酒精度数:≥52%)

七轮次:这是取酒过程的最后一轮次,随意粮食的糊味也就更加明显了许多,但是也不失明显的酱香味。(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味重;酒精度数:≥52%)

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

这就是酱酒酿造过程中的七次取酒过程,当然出厂的酱酒后面还要经过一些流程和工艺,这里就不做赘述了,那么这七次取酒过程中那次取得酒最好喝呢?

第三次到第五次取出来的酒是最好的,一般我们将其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取出来的酒稍差,一般我们将其称为“小回酒”;第七次取出来的酒更差,一般我们将其称为“追槽酒”。

第三次至第五次取出来的酒口感、香气最好;第一二次取出来的酒口感酸涩、辛辣;最后一次取出来的酒有焦味。

为何酱酒有七次取酒?你喜欢哪一轮次的?

当新酒酿出来后,要把酒装入坛中进行封坛存放,形成大家所说的:基酒。第一年进行“勾盘”,也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之后还要把酒存放一段时间。每一次的取酒都有用处,出厂的酒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调方能成其味。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